云端想京县,帝乡如可见。天涯望越台,海路几悠哉。
六月飞鹏去,三年瑞雉来。境遥铜柱出,山险石门开。
自我违瀍洛,瞻途屡挥霍。朝朝寒露多,夜夜征衣薄。
白简承朝宪,朱方抚夷落。既弘天覆广,且谕皇恩博。
皇恩溢外区,憬俗咏来苏。声朔臣天子,坛场拜老夫。
绛宫韬将略,黄石寝兵符。返旆收龙虎,空营集鸟乌。
日落澄氛霭,凭高视襟带。东瓯抗於越,南斗临吴会。
春色绕边陲,飞花出荒外。卉服纷如积,长川思游客。
风生丹桂晚,云起苍梧夕。去舳舣清江,归轩趋紫陌。
衣裳会百蛮,琛赆委重关。不学金刀使,空持宝剑还。
安辑岭表事平罢归。唐代。李峤。 云端想京县,帝乡如可见。天涯望越台,海路几悠哉。六月飞鹏去,三年瑞雉来。境遥铜柱出,山险石门开。自我违瀍洛,瞻途屡挥霍。朝朝寒露多,夜夜征衣薄。白简承朝宪,朱方抚夷落。既弘天覆广,且谕皇恩博。皇恩溢外区,憬俗咏来苏。声朔臣天子,坛场拜老夫。绛宫韬将略,黄石寝兵符。返旆收龙虎,空营集鸟乌。日落澄氛霭,凭高视襟带。东瓯抗於越,南斗临吴会。春色绕边陲,飞花出荒外。卉服纷如积,长川思游客。风生丹桂晚,云起苍梧夕。去舳舣清江,归轩趋紫陌。衣裳会百蛮,琛赆委重关。不学金刀使,空持宝剑还。
李峤。 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送祖道师赴长江。宋代。王灼。 山林与城市,何地非隐沦。子意亦易败,径投寂寞滨。楞严有奥章,诗为识者陈。归思落烟艇,尚及秋风新。
寄诗(一作绝微之)。唐代。崔莺莺。 自从销瘦减容光,万转千回懒下床。不为傍人羞不起,为郎憔悴却羞郎。
折桂新亭。宋代。钱闻诗。 面对三江背五峰,一亭屹屹睨其中。蓬莱弱水眼前是,不必思航大海东。
次吴白楼卷中韵。明代。林俊。 文会鸡鸣记往年,秋山回首四朝前。典刑数老今谁在,风雨重阳句尚传。礼祀放晴中夜月,斋坛分碧北陵烟。直庐奎聚翻成感,旧臆新悰一闇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