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秋月。
秋月光如练。
照曜三爵台。
徘徊九华殿。
九华瑇瑁梁。
华榱与璧珰。
以兹雕丽色。
持照明月光。
凝华入黼帐。
清辉悬洞房。
先过飞燕户。
却照班姬床。
桂宫袅袅落桂枝。
露寒凄凄凝白露。
上林晚叶飒飒鸣。
鴈门早鸿离离度。
湛秀质兮似规。
委清光兮如素。
照愁轩之蓬影。
映金阶之轻步。
居人临此笑以歌。
别客对之伤且慕。
经衰圃。
映寒丛。
凝清夜。
带秋风。
随庭雪以偕素。
与池荷而共红。
临玉墀之皎皎。
含霜霭之蒙蒙。
{车兰}天衢而徙度。
轹长汉而飞空。
隐岩崖而半出。
隔帷幌而纔通。
散朱庭之奕奕。
入青琐而玲珑。
闲阶悲寡鹄。
沙洲怨别鸿。
文姬泣胡殿。
昭君思汉宫。
余亦何为者。
淹留此山东。
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。南北朝。沈约。 望秋月。秋月光如练。照曜三爵台。徘徊九华殿。九华瑇瑁梁。华榱与璧珰。以兹雕丽色。持照明月光。凝华入黼帐。清辉悬洞房。先过飞燕户。却照班姬床。桂宫袅袅落桂枝。露寒凄凄凝白露。上林晚叶飒飒鸣。鴈门早鸿离离度。湛秀质兮似规。委清光兮如素。照愁轩之蓬影。映金阶之轻步。居人临此笑以歌。别客对之伤且慕。经衰圃。映寒丛。凝清夜。带秋风。随庭雪以偕素。与池荷而共红。临玉墀之皎皎。含霜霭之蒙蒙。{车兰}天衢而徙度。轹长汉而飞空。隐岩崖而半出。隔帷幌而纔通。散朱庭之奕奕。入青琐而玲珑。闲阶悲寡鹄。沙洲怨别鸿。文姬泣胡殿。昭君思汉宫。余亦何为者。淹留此山东。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 ...
沈约。 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
赋长兴钱圃翁诗。宋代。程俱。 学书要不成,学圃苦不早。向来执戟郎,何似于陵老。我无拿云意,所念在一饱。闭门种芜菁,抱瓮泽枯槁。荒畦财一席,啮嚼到春草。颇闻长兴翁,八十颜色好。城西有宽闲,终岁常却扫。安得五亩园,如翁一生了。
天关湛甘泉书院春望。。黎瞻。 太史藏书地,惟怜古树存。草深穿讲席,水长绕梁门。满目城云动,伤心竹露繁。诸君一杯酒,有恨付无言。
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郭祥正。 岛屿回环水绕堤,碧芦青荇密相依。凌风战舰知何处,落日游人尚未归。细细佛香时入坐,双双沙鸟静忘机。史君自是蓬莱客,倚遍栏干恋翠微。
宋驸马王诜江山胜览图。。顾应祥。 王郎妙手绝代无,生绡写出江山图。飘扬天趣入三昧,点染意象争锱铢。远山模糊近山碧,澄江一带横秋色。老树参差曲岸妨,回波摇荡崩堤仄。人家临水尽开门,俨如鸡犬声相喧。万杉路隔烟霞洞,独木桥通杨柳村。忽然突起作险状,两厓怪石森屏障。峰回麓转势复平,贾舶渔舟互来往。楼台隐隐云中起,叠嶂层峦青未巳。风帆渺渺天际来,咫尺浑同千万里。
绍兴中与陈鲁山王季夷从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。宋代。陆游。 重楼杰阁倚虚空,红日苍烟正郁葱。乡国归来浑似鹤,交朋零落不成龙。人生真与梦何挍,我辈故应情所锺。泪渍清诗却回棹,不眠一夜听鸣蛩。